中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覆盖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特大型城市群,该城市群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特点。中三角城市群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三大核心都市圈,其中武汉都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涵盖鄂州、黄石、黄冈等城市,定位为科技创新高地,依托“九省通衢”的优势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长株潭都市圈是以长沙为核心,联动株洲、湘潭,重点发展产业科创与公共服务,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大南昌都市圈是以南昌为中心,包括九江、宜春等城市,侧重生态治理与产业协同,连接长三角。
中三角城市群的总面积约为31.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3亿,2024年GDP总量为147446.4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8439.51亿元。中三角城市群具体的区域经济表现为:湖南省2024年GDP为53230.99亿元,同比增长4.8%,工业增加值增长6.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1.5%。湖北省 的GDP为60012.97亿元,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7万辆,增长29.3%。江西省的GDP为34202.5亿元,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三省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展开剩余74%国家对中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定位是怎样的呢?国家规划:被列为“十四五”优先提升的4个城市群之一,目标是打造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其发展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中三角城市群有哪些发展优势与挑战呢?优势有:区位;地处全国几何中心,交通枢纽地位显著。资源: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阔。面临的挑战就是:协同不足,三省的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交通互联与产业协同待加强。城市层级方面:次级城市体量偏小,核心城市辐射力需提升。在产业升级方面:武汉、长沙疏解一般制造业,强化科创与公共服务。
中三角城市群正通过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力争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中国经济“第五极”。三年前,有位资深作者就已经从经济总量,人口,科教,交通位置等多方面分析后,认为中三角城市群比成渝城市群更有优势。他的理由如下: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口,科教,交通位置等各个方面,目前看来中三角对比成渝可以说都占有优势。经济总量:中三角城市群超过10万亿,成渝城市群只有约7.4万亿。高校教育:中三角有12所211/985高校,而成渝城市群只有7所。人口方面:中三角城市群总人口约1.3亿,而成渝城市群只有1亿左右,中三角多成渝足足3000万人。
交通位置:中三角城市群三大都市圈都直接或者间接可以通过长江实现水运通航,中三角城市群更是我国东西向和南北向铁路大动脉的必经之地。而目前成渝城市群只有重庆这一个长江航运大支点;当然铁路和航空交通成渝无论是定位还是实力都很强。但总体来说,成渝的交通区位优势是不如中三角的。中三角,武汉的确想专心致志搞一个中三角,以巩固中部老大地位;不过现阶段,武汉的重点应该是放在了武鄂黄黄的武汉都市圈建设上,因为武鄂黄黄都市圈才是湖北省需要重点发展的都市圈示范区域,在短时间难以将重点放在中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协同上来。
而且南昌则是想通过“浙赣粤大运河”从浙江融入长三角,同时连通珠三角,通过两大城市群的桥梁作用来壮大自身,中三角对南昌来说只是备选项,不是必选项。长沙市也是三心两意的,因为长沙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向南,是与株洲和湘潭融合为一体,长株潭都市圈的核心方向就是长沙向南,长沙更是毫不掩饰通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决心,它的未来关注的经济焦点与发展方向是眼睛定向朝南的。因为长沙有选择余地,即使没有中三角,长沙也不是没有出路。中三角城市群至今没模没样,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心不齐,各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但让局外人比较奇怪的是,这两年,曾经被誉为一盘散沙的“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近年来尽然满血复活的抱团协同发力,主要源于以下多重因素推动:错失“第四极”后的战略调整。中部城市群曾因区位优势(全国交通枢纽、人口密集)被视为“第四极”的有力竞争者,但最终成渝城市群胜出这一失利促使中部六省反思“散装协同”的弊端,转而通过《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等机制强化合作,目标转向打造“中国交通第五极”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发布,“中三角”被赋予其国家战略地位。
中三角城市群近期加速推进抱团发展,主要源于这些核心动因:目前的中三角城市群已经形成《武汉共识》等合作机制,新发布的合作倡议进一步细化交通、物流、信息等领域的协同措施瑞和网 ,推动跨省区资源整合。特别是传统的“土地财政”模式因土地资源约束和房地产市场饱和面临挑战,中央工作会议明确转向“科技、产业、资本”联动的新发展上循环。抱团发展可以通过产业协作(海洋经济、智能制造)和交通枢纽建设(如高铁、航运),既能突破单一城市资源限制,又符合国家推动城市群一体化的趋势。因此中部六省通过抱团形成新增长极,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枢纽。
发布于:湖北省七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